今天来部重量级短片。
(相关资料图)
多重?
分量重。
今年,第9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。
短片里的主人公之一,也是真的,重。
陆地最大的哺乳动物,象和:
小象守护者
The Elephant Whisperers
这部拍摄于南印度的纪录片,有着令人心醉的原始部落风光。
丛林、河流。
云卷云舒、珍禽异兽。
只是,作为陆地最大的哺乳动物,象,需要人的守护吗?
这则记叙着人与象之间厚重情感的温柔诗歌,把这看似不可能的人·象情,变得可能。
01
象
在南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(Tamil Nadu),坐落着特帕卡杜大象营(Theppakadu Elephant Camp)。
这座已有一百四十年历史的大象康复营,是最大的、成片的亚洲象野生放养地。
亚洲象有60-70岁的平均寿命,幼象一般会跟随母象及其象群多年,直到10-15岁时达到性成熟。
这个营地就是专门收留那些失去父母的、被遗弃的,或者意外脱离象群,流离失所的野象。
主人公鲍曼和贝莉和在动物园养大象的孙越干的活儿大不相同,他们负责抚养那些还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象宝宝。
拉古是一只亚洲象,也是他们共同抚养的第一个孩子。
由于长时间持续干旱,拉古所在的象群进入一个村子,寻找食物和水源。
它的妈妈不小心触电,当场身亡。
小拉古和象群走失,人们曾试图让它重返群落,但失败了。
鲍曼刚见到它时,它的尾巴被流浪狗咬断,满身伤痕,奄奄一息。
但他就此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治愈拉古是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。
摄影机捕捉着人象关系,让观众身临其境,成为第一手见证者。
原来,小象在需要大量照顾、关注和自由空间方面与人类宝宝没有太大区别。
镜头扫过它长长的鼻子、头上的毛、温和的眼睛。
还有鲍曼和贝莉与它的互动、低语、沉默的依偎。
他们日常给小象喂奶,投食,打扫房间,洗澡。
拉古挑食,还有小孩子脾气。
有时候,鲍曼和贝莉得一人一口轮着喂,它才吃。
有时候,它吃饭也看心情,小米饭团吃腻了,哪怕喂到嘴里,也会飞快地吐出来。
喂几口,吐几口,就只顾着直勾勾盯着旁边的干椰子和棕榈糖。
除了平时的照料,鲍曼和贝莉也教它躺下洗澡,拧水管喝水。
并给它充分的爱和关怀,抚摸它们,挠痒痒,陪它们玩耍。
拉古有两个伙伴,一个是早就生活在营地里的大个子克利希纳。
它教给拉古一些同类相授的野外生存必备技能,比如,用鼻子拔草。
拉古小弟舌头上扎了根刺,克利希纳大哥还会帮它取出来。
还有一个,是小宝宝安姆,比拉古小四岁。
它是从另一支焦急寻找食物和水源的象群里掉队的。
来到鲍曼、贝莉、拉古这个三口之家时,只有五个月大。
二胎的初来乍到,引发了拉古的嫉妒。
整整一星期,拉古都闷闷不乐。
安姆在鲍曼和贝莉身边,拉古会把它推开,自己杵过去。
但很快,当它慢慢学会照顾安姆时,嫉妒就消失了。
三口之家,变成了四口之家。
不过,或许,他们是大象,还是人,都不再重要了。
在这些无比温柔和可爱的时刻里,我们看到的,是两位父母在抚养他们的孩子。
随着孩子的长大,父母也享受着天伦之乐。
02
人
“一家人”,是鲍曼和贝莉反复提到的词语。
就像我们常说,父母和孩子无法相互选择,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。
这种命定般的亲子关系,在鲍曼、贝莉,与拉古和安姆之间也能成立。
鲍曼和贝莉是当地土著,鲍曼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大象照管员,父亲去世后,他子承父业。
可因为一次意外事故,他被一头成年象的象牙刺伤,不再能照顾大象了。
贝莉则是泰米尔纳德邦里唯一被指派照看小象的女性。
她的前夫被老虎害死,后来,女儿也不幸去世。
他们的生活,原本就像拉古和安姆所经历的那样,支离破碎。
两人两象,在这茫茫世界里,都是茕茕孑立,形单影只。
但他们在彼此身上,找到了归属感。
来照顾拉古之前,贝莉不是小象饲养员。
第一次见到小拉古时,它像孩子一样抓着她的衣服,唤起了她的母性。
她这才决定给这个失去母亲的宝宝一个机会。
小象后来成为她的精神支柱。
女儿突然离世,贝莉曾整日以泪洗面,察觉到她痛苦的拉古,会用它的鼻子为她擦去泪水。
从拉古身上,贝莉看到了女儿小时候的样子。
拉古以孩子般的热情回应她无条件的爱和感情。
照顾它,就像看到女儿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。
他们有时和象宝宝共享一幢房子。
房子的一边,是小象的窝,每天夜里,在外面玩够了的拉古都会乖乖回到这个虽简陋,却足够遮风避雨的房子里。
鲍曼和贝莉睡在房子的另一边,打着地铺,就着灯火,遥望晚星。
和从栅栏那头伸过来的象鼻子玩耍。
拉古也成为鲍曼和贝莉的情感纽带。
在每天的相处中,两人日渐亲密起来。
一开始,是鲍曼为贝莉的到来而欣喜,在家门口等候她,再一同去营地。
贝莉还有点嫌弃这个其貌不扬的干瘦男人,取笑他。
可渐渐的,她也会因他的注视而羞赧。
尽管影片并没有花什么笔墨刻意塑造他们感情的萌动。
可在导演巧妙的构图里,我们仍能清晰地发觉他们从陌生的同事,发展到同伴的轨迹。
爱情发生在被家务填满的日常里。
在为两只小象收集食物和水,陪伴他们生活玩耍的琐碎中。
他们享受着彼此的陪伴,也在共同照顾小象的过程中,学会了相互照顾。
一人一象、两人两象。
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更亲近的举动,总是并排,或是前后脚,也没有什么打情骂俏。
可你就是能从这些以树丛、溪流、雾气、阳光为背景的温柔画面里,感受到那束情感的圣光。
大象见证着这对虔诚教徒的每一次祈祷,也见证着他们婚姻的承诺。
导演用他们的婚礼展示着部落的社会习俗,却没有关于女性、男性的说教,也没有讲道理。
只是让摄像机穿梭于这个小社会的公共生活方式,和他们万物有灵的信仰体系。
女人们唱起民歌,男人们为大象打扮,用粉笔为它们画上装饰,戴上手编的花环——远不像一些影片里的富豪们那样为大象们真的穿金戴银。
就像他们与它们日常相处时那样自然。
鲍曼和贝莉在他们的森林之家里结婚,为这个人象之家平添一抹诗意。
03
丛林
鲍曼和贝莉的族人们世代生活在森林里。
他们属于卡图纳耶客部落,部落名称的意思是“丛林之王”。
不过,这个称号和我们以往认知里,王要征服、主宰森林远远不同。
在这里,人类和自然共存。
尽管,仍能从鲍曼衣兜里的手机一角,看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无所不在的影响。
但我们能在这,看到未经人类破坏的自然。
山川、河流,自然、生灵,只作为它们本原的样子存在。
人与自然和谐共处,仙鹤栖息在野牛身上,野猪在大象营里到处走,猴子吃着大象剩下的食物。在特写镜头里野趣十足。
人类守护着森林,也被森林滋养。
对鲍曼和他的族人们来说,森林的安康就是一切。
人们尊重脚下的土地和周围的生活。
他们赤脚走在森林中,以示敬畏。
他们只取所需,绝不多拿。
攀岩,这项城市中产们前卫的运动方式。
对他们来说,只是为了获取生活所需,必须采用的生存策略。
徒步,这种当代人眼里,最接近流浪的体验。
只是他们的日常。
大自然见证着鲍曼与贝莉的悲伤与欢乐。
他们被森林所伤,又被森林治愈。
对鲍曼来说,照顾大象是一种家庭传统,祖辈的延续见证象群的兴衰。
小象的成长,与他生命的源流同步。
小象的同情心和温情,填补着贝莉情感的空洞。
她为自己作为“大象妈妈”,成功抚养了两头小象长大而骄傲。
帮助小象疗愈,也是她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自愈的过程。
象,既是实在外物,也与他们心中的神灵合二为一。
在重大节日里,他们也会把大象们装扮起来。
他们的善良、专注与爱心,便是对自然与神明最虔诚的侍奉。
我是祭司,也是象夫
这两个职业都带给我巨大的幸福感
我们向象头神祈祷
对我们而言,看到大象
就等同于看到神灵
神与大象对我来说就是一体
我侍奉神的方式,与侍奉大象的方式是一样的
我们每天照顾拉古,获得每天的日常所需作为回报
这就是神在我生活中的体现
这部纪录片的形式很简单,主要借助自然光拍摄,由画外音推动叙述。
但观众跟随摄影机,看着鲍曼与贝莉眼中的世界。
人类朴素、友爱,小象顽皮、脆弱。
尽管在静谧幽美的氛围之内,仍有一闪而过的残酷自然,与现代社会的包围圈。
但人与象,在智慧与情感的交融中,相互给予与接受对方的爱,创造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情感联结,和足够绵延世代的持久记忆。
无私的爱和同情心,能够克服悲伤与痛苦。
“我无法想象没有大象的生活,”鲍曼说。
因为小象和小象守护者们,都从彼此那,获得了真正的生活与尊严。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编辑助理:阿莫多瓦尼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