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極拳“吳鐘”
吳鐘(1712—1802),字弘聲,回族人,出生於山東慶雲後莊科村。由於八歲喪父,其母帶他到河北滄州孟村投靠族人吴允明,從此就紮根當地。吳鐘少年時曾在清真寺內研讀經文,15歲後棄文習武。
雖然後世普遍奉吳鐘為八極祖師,然關於他學武及創拳的經歷卻沒有統一說法,其中較為流行的故事有二:據聞在雍正五年(1727年),吳鐘於家裡種地之時,遇見了一位名曰「癩」的南方武師(有說為僧人)。他向吳鐘傳授拳藝三年,之後便離開了河北、繼續雲游四方。兩年後,又有一個叫「癖」的武者來到了吳鐘家前,要求與他比試大槍。結果吳鐘落敗,來者遂表明身分。原來他是「癩」的門生,特意奉師命傳授吳鐘大槍要點,並將一卷武術秘笈交到他手上。「癖」在吳鐘家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,同樣離開了河北、自此下落不明。
(资料图)
另一個故事則把吳鐘的師承追溯至嵩山少林。據聞在16歲那年,吳鐘拜少林拳家馬勝標為師,習得了太祖三十二勢、少林刀法等技。其後因為馬勝標身故,吳鐘只得繼續四出尋師。某日有一位老拳師領著妻子來到了滄州,吳鐘與他們接觸後知道遇上了名師,當即執弟子之禮(有說這位拳師乃清初著名武術家丁發祥之徒張四成)。吳鐘追隨他們夫妻二人學藝數年,終於掌握了上乘的武技,然而吳鐘並不就此滿足。
與夫妻二人拜別爾後,吳鐘去到了嵩山少林寺,並拜入一位老禪師門下,研習各式拳法及氣功,三年後藝成。之後他又游歷至陜西延安府的梭羅寨,遇到了精擅槍法的拳師賴魁元。吳鐘與賴魁元的兩個弟子較技,俱能獲勝。然而當賴魁元親自上場後,吳鐘立敗。經過幾次懇求後,賴魁元終於答允收他為徒。由是者再過三年,吳鐘盡得賴氏的槍法精粹。甚至有傳當吳鐘回到少林,寺內亦再無一人是他的對手。從此,「神槍」吳鍾之名便傳遍四方。
姑勿論上述何種說法為真,可以肯定的是,槍法確是吳鐘武術體系中的重要一環。正是因為學成槍法,方令吳鐘的武藝大幅躍進。而他的拳槍體系,亦絕非由他一人獨創,當中必然牽涉不同的流派和技術。另外同樣要肯定的是,即便吳鐘曾得異人授藝,但真正將這個體系整合成形、並流傳各地的人,依然當屬吳鐘無誤。
蓋因武藝大成後的吳鐘去到了直隸、山東等地,以保鹽鏢為業,同時在天津咸水沽一帶設場授徒。他又開始廣泛結交武術界朋友,當時有三名拳師與吳鐘齊名,即康德力、李章和劉三閃。他們幾人各有所長,武術界便出現了一句:「康得立的棍,吳鐘的槍,貼身短打數李章」,用以形容他們各人的技藝,亦足見吳鐘在當時武術界的地位。
在天津授藝期間,吳鐘成家立室並誕下了獨女吳榮。與此同時,吳鐘開始整合自己畢生所學,正式創下了拳法槍術相互結合的八極體系(當時應當稱為「吳家拳」)。乾隆四十年(1775年),吳鐘回到家鄉滄州,一心侍奉母親。途中他遇到了河北孟村人吳永以及丁孝武,兩人見吳鐘身懷絕技,便欲拜他為師。此後16年間,吳鐘將八極門的拳法及六合大槍,盡數傳予他們二人。自此武術界便有了「孟村八極拳」一脈。
至於吳鍾的女兒吳榮,亦同樣盡得父親真傳。及後吳榮嫁至羅瞳村,致使羅瞳村也成為了八極拳的支派之一。整個河北滄洲,可謂已經成為了八極拳的天下。
1802年,吳鐘逝世,終年90歲。他的墳墓至今仍然保存在家鄉山東慶雲,並屢經後人修葺。至於由他創立的八極一門,則在全球各地開花結果。除了上文的孟村、羅瞳兩大流派外,還有自來屯、狼兒口等不同流派。
去到民國時代,八極拳更是人材輩出。李書文、霍殿閣等,全都是獨當一面的宗師。他們的存在,足以證明吳鐘在中國武術史上的不凡地位。